【摘要】 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1高考政治复习:12月哲学主观题精选”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2021高考政治复习:12月哲学主观题精选”的内容吧!
1.(6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生活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奋力争取温饱(1949~1978年)
建国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
稳定解决温饱(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城市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明显提高。
实现总体小康(1992-201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迈向全面小康(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在生活上实现历史性跨越的。(6分)
答.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扎实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2分)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锐意改革,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了温饱到小康的飞跃。(2分)③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不懈努力,完成了从奋力争取温饱到稳定解决温饱,从实现总体小康到迈向全面小康的一步步跨越。(2分)
【评分细则】三个要点按照理论部分1分,分析部分1分操作。第一个要点得分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1分,“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1分。第二个要点得分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或“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分,“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了温饱到小康的飞跃”1分。第三个要点得分点“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1分,“从奋力争取温饱到稳定解决温饱,从实现总体小康到迈向全面小康的一步步跨越”1分。若学生只答原理和方法论,最多给3分。
2.(17分)近期,中央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某中学高三(1)班同学对“舌尖上的浪费”行为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现实:触目惊心
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吃了几口就扔在一边、食堂剩菜整车运走……有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更是高达38%。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面对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部分同学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多了,倒点儿剩饭剩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讲节俭显得有点小气。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请你对上述言论加以批驳。(8分)
答.(1)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2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②那种认为“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多了,再讲节俭显得有点小气”是错误的价值观,忽视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容易助长奢靡之风,不利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影响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③我们只有树立节俭消费观,增强节约意识,才能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才能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2分)
【评分细则】第一个要点4分,抓“认识和评价”“行为选择”“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立场”4个关键词,每个1分。只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给2分。第二个要点答出国情1分,危害1分。“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不足”1分,“助长奢靡之风”或“不利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或“影响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分。危害部分若学生答出类似语给1分。第三个要点答出要求1分,作用1分。“树立节俭消费观”或“增强节约意识”1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或“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1分。要求、作用部分若学生答出类似语酌情给1—2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一代又一代特区人在党的领导下接力奋斗、砥砺前行,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创造了1000多项改革的“中国第一”,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上作出了“深圳贡献”,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材料一:深圳市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从现在到2035年深圳分“三步走”建成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围绕“三步走”的目标提出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工程。要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率先探索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在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中企业是主体,目前深圳已有112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4.13%。但要淡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有制的界限,积极支持华为、腾讯等有实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有和民营企业密切合作的体制。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依法保护科学家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
材料二: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专门为深圳量身定做了改革图谱。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撑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方案提出: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1)结合材料一,分析深圳科技创新改革中所体现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势。(10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深圳如何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12分)
(3)假如你是深圳市民,请你为深圳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
答.(1)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适应了深圳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深圳经济和科技改革的发展。(3分)
②完善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了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一切要素充分涌流。(3分)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了资源配置,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深圳科技改革目标的逐步实现。(4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需要量身定做的改革图谱,在探索中逐步前进;(4分)作为先行示范区,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制度成果。(4分)
(3)示例:①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打造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民主法治的良性发展。②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现代化的人文城市。
(评分说明:每条2分,符合题目要求,均可得分。抄写试题原话的不给分。)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0年10月14日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为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0年国家决定在深圳等地兴办经济特区。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40年来,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国家在深圳等地兴办经济特区。(4分)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谱写了壮丽篇章;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4分)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0年建设,深圳由边陲小镇发展到国际都市证明了党和国家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4分)
(各题答案仅供参考,其他答法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为保护珍贵文化遗产,泉港区始终把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传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并在“文化旅游发展年”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目标任务,将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有力保障;泉港区成立区政府文化顾问团、闽南文化生态和土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土坑港市遗址保护管理中心、泉港区“三同”(同名村、同宗亲、同礼乐)乡村振兴文化创新中心等机构,加强了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传承的统筹协调与组织实施工作。2019年,土坑村古建筑群经国务院常务会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泉港区国保“零”的突破。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答.①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使人们在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之前确立保护文物的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3分)②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树立保护文物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会增强人们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引导人们更加白觉地把文物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3分)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利用措施。(3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党的十九大后,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总体实现,但“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雳要加大硬投入,也要加强软建设。从硬投入层面来看,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多种渠道保障扶贫资源落地;从软建设层面来讲,要彻底拔掉穷根,归根结底仍然离不开贫困人口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解决了硬投入问题后,软建设是深度贫困治理的关键。
软建设不仅要关注人,也要关注文化,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的主体性。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改变制约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引导农民在文化比较和反思中重新审视过去的生活模式与来来的发展愿景。
(l)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要正确处理“硬投入”与“软建设”的关系,请运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加以说明。(8分)
(2)某深度贫困村拟选聘一名大学生村官,着力解决该村的“三保障”问题。请以“梦想、责任”为关键词写一份竞聘发言提纲。(6分)
答.(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4分)坚持两点论要求统筹兼顾,既要加大硬投入,也要加强软建设。坚持重点论就是要抓住深度贫困治理的关键,即软建设。(2分)在解决了硬投入问题后,抓住软建设,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使外在的帮扶得到内在的支撑,从而彻底拔掉穷根。(2分)
(2)围绕主题和关键词,进行阐述。梦想可从中国梦、理想信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说明;责任可从人生价值的实现、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说明。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每个关键词对应阐述计3分,共6分。不符合关键词,不与脱贫攻坚及“三保障”结合,不计分。
7.惟有推崇中国之精神,才能化为中国之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移动通信从“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在5G喷薄欲出的时代,华为披荆斩棘,敢为人先,担负起了引领5G前行的使命。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了5G相关研究。在这十年间,华为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并进行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实现了技术研发、联合測试、生态建设等方面大量突破性成果。当前,我国正加大对5G的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华为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紧促进在5G领域的突破。但是,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相继拒绝华为进入其市场,英国也拒绝华为在其国家进行5G建设,并对原来由华为建设的4G网络进行剔除。面对重重困难,华为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华为在全球6大5G产业联盟中拥有287家5G合作伙伴,拿下了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2个5G订单。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华为在5G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12分)
材料二:2020年9月3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战火硝烟早已散去,维护和平任重道远。75年前,我们迎来了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今天,我们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奋勇搏击,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推进伟大复兴事业的作用。(12分)
(3)共青团四川省南充市某中学团委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一次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主题活动。请为该活动题写2条标语。要求:符合主题,有一定文学内涵。(4分)
答.(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是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移动通信从“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在5G喷薄欲出的时代,华为披荆斩棘,敢为人先,担负起了引领5G前行的使命,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华为披荆斩棘,敢为人先,面对重重困难,华为枳极开拓市场,加大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注重量的积累,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华为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5G相关研究,不断加强技术研发等,并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5G的投入和技木研发力度这一契机,促进了在5G领域的突破。
(2)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1分)意识对人的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为中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2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推进我们的伟大复兴事业。(2分)
(3)答案示例:①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②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振兴发展强大力量。③缅怀历史,珍惜当下;纪念战争,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以上就是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高考政治复习:12月哲学主观题精选”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考试最新资讯可以关注考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