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寄语这一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寄语这一天的详细内容如下:
常常在无意间想起母亲,说不清具体在想些什么,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我在想念。
想母亲微笑着坐在我的对面,纤纤细细地诉说着她的琐琐碎碎的日子,诉说着她丝丝缕缕又平平淡淡的牵挂。我,就站在离她很近的地方,可以清晰地看得见她头顶上如霜似雪的白发,却无法清楚地看到母亲。那是怎样一片耀眼的白!映着漫漫岁月浮浮沉沉的悲凉,还是映着母亲一生坎坎坷坷的酸楚和伤痛?就这样静静地面对着母亲,面对着母亲的絮絮叨叨,我无言。
也想再握一握母亲的手,在季节之内,在季节之外。以我的温度来暖热母亲的寒冷,也传递一些迟到的温情与怜爱。那是怎样一双结满老茧的手啊,粗糙、生硬、干裂,粗大变形的关节上常常粘着廉价的止痛膏。常常,白色的贴膏很快成为褐色,与母亲的手接近的褐色!那是泥土一样的颜色,也是让我心痛的颜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就是想念的由头吗?
与母亲的手相握的那一刻,才真正感觉到母亲一生的艰辛。只是,我无法轻松地描述出那一刻的感觉来,是长长的无奈,深深的悲伤,还是沉沉的歉疚?涨满了泪的眼,模糊了母亲的脸,也模糊了朱自清的《背影》,多年前读过的课文,似乎在那一刻,我才真正地用心读懂!
日暮斜晖里,母亲还在田间忙碌吗?还是在房前屋后幸福地梳理着儿女们身体发肤的每个细节,抑或是正对着儿女们的方向,深情瞩目?我知道,熟悉的归途上,有母亲的手指燃起的炊烟,炊烟下就是夜夜梦回的那棵老槐树,刻着岁月的年轮,也刻着母亲的沧桑。风风雨雨中,温暖了谁的季节,撑起了谁的晴空,又寒凉了谁的凝望?
一声叹息,来自内心深处。母亲老了,老去的路上,霜染了多少岁月的蹉跎!从不敢正视母亲的脸,我不知道那深深的皱纹里面,隐藏了多少辛酸与寂寞,却总能从她的沉默和艰辛中品味出母爱的厚重与绵长。
“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就不知你心中的苦与乐……”听着满文军的《懂你》,总有深深的感伤涌动。我真的读懂了母亲吗?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她的笑颜,她寂寞的心有谁能够真正体会?总想陪在母亲身边,也想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我深知,那幸福的偎依里,沉醉的绝不仅仅是母亲怀里的我!然而,常常总是忙着走自己的路,短暂的相聚,母亲也总是早早地为我打点行囊。母亲真的就这样满足于我简单的一声问候或是那片刻的停留吗?我没有足够的底气告诉母亲:其实我一直都懂你!尽管母亲的寂寞也常常与我的心痛在一起……
路过花店,各色的康乃馨开得正艳。我却无法将我的思念与感恩寄托于那束花上。我甚至无法想象,我若持一束盛开的康乃馨给母亲,她会有怎样的惊诧!母亲不会了解更不会在意康乃馨盛开的季节里姹紫嫣红的象征,就如无法理解我此刻的文字中散乱而复杂的思绪。
敲完最后一个字,我将踏上回家的路,以母亲能够接受的方式,祝福母亲!
(作者:一杯淡茶,已凉)
以上就是寄语这一天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