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太湖的观与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太湖的观与食的详细内容如下:
黄金周的第一天,全家人呆在迁徙的窝中,只是不想到人海中去做那劳神伤身的数人头的差事。
下午,夫的同事电话邀请,到太湖晚宴。于是一家四口,欣然前往。
车载着我们来到太湖边的一长溜的船房酒家前,孩子们眼尖,“哇噻”!只见每个船房前,都有一位女子双手摇晃着向我们的车招手献媚,旦说:哼哼,有点象“拉客”。
下车后打量船王酒店,四层楼,基座由两只水泥船撑着,四周用铁柱固定着。这种船房在此地随处可见。欢迎我们的除了门口招手的酒店女子,就是一阵散发着臭味的船下水,那水发着绿,与此店的宗旨相对着。走过铁皮桥,登上楼梯,进入三楼预定的包厢里。映入眼睛的是一面落地大窗,窗外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美丽太湖。
一位身材修长,气质颇佳的同事之妻——东道女主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与另一位同事的妻子相比,我们是第二批到来的客人。同事——东道男主人我早就见过,他们夫妇的宝贝女儿正读初三,无精打采写在脸上,陪着疲倦的是脸上的青春痘。
我一语道出,女主人心疼的对女儿说:你看阿姨一眼就看出了你的劳累。女孩对我勉强的一丝苦笑,升学的压力。
交谈中,我踱于窗前,浏览着传说中的太湖神韵,只见浑浊的太湖水平静的覆盖在长三角一片黄土层硬底中。近岸边每隔了一段距离,大约也就是二米左右,湖面有规律的伸出一根根细长的竹竿,上面扎着几截红色的标记,远远望去,整个湖面犹如一只被剥了皮,平铺在水面的剌猬皮。却原来,那是当地的渔民捞白虾的奇特方法,不用网更不用钩。遂成为太湖上一景:用一把干树枝扎成捆然后用根长竹竿插入干树枝中再扎稳,将树枝投入水中,小虾就会自己往树枝里钻。到时候了,一把操起竹竿下的树枝回到船上,一阵拍打,小虾们就纷纷从树枝里落到船上。
旦和同学在窗外看了一阵太湖后,觉得不过瘾,加上人未曾到齐,和我打了个招呼,下楼走向太湖。
后来,我和来宾们也按捺不住,走向太湖岸边。泛着夕阳波纹的太湖,柔情的水尤如一位怨妇,用轻轻的拍岸之音,向走向她的人们泣诉着她的心事。与岸相连的那圈绿毛苔藻,就象没有漂染成功的短发,怏怏不乐得着舞着一成不变的舞姿。
深吸一口略带众多水生动植物的空气,太湖!虽然时隔几载,我应是数次亲近你了,从第一次全家人徜佯在你的堤坝上起。你给我的视觉和心灵的明示就是: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做代价的。想起了一支赞美太湖的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叹息美水已经是东流水了。
开宴了。菜一道道上来,我们品尝到了著名的“太湖三宝”。这次的品尝因为是在太湖边,所以有一种亲近的愉快感。所谓的:“太湖三宝”就是生长在太湖里的白鱼、白虾和银鱼。三白的一大共同特点就是“鲜”。
三白当中白鱼的个头算最大的了,但在鱼类中其体积也还是属于“小”儿科的。白鱼是太湖较为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古时就已是上贡皇庭的贡品了。鱼身较为狭长,表面穿着一层密密的银色细鳞。腹部微拢,两头稍翘,因此又叫翘嘴白。那身材和模样也算个美人坯子了。俗话说,一白遮千丑,用在翘嘴拱腹的白鱼身上也不为过。白鱼肉质比较细嫩,一般当地的做法有:清炖、香糟煎、剁成泥以后做鱼圆。一只鱼形大白盆端上桌来,一路已是香气四溢,鱼肉洁白细嫩,鲜美极了。白鱼还可制成鱼干,据说也非常好吃。
二白是白虾。清代《太湖备考》上关于白虾的记载是“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白虾的壳很薄很薄,周身通体透明,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和铁。这白虾,怎么做了都好吃,哪怕就一锅水开了搁点盐进去白灼了,送进嘴里都是一个鲜甜。当地很多都拿它做成醉虾,这边都已经醺醺然了,那边还在不停地蹦弹,粘一只搁嘴里,嫩得要命,又鲜美无比。一般虾熟了就会变红,但此虾熟了并不变色。 本文作者:紫色思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以上就是太湖的观与食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