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这样的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这样的人的详细内容如下:
有这样的一位医生,你见过吗?别人把诊所设在通衢闹市、人流如织之处,他却设在僻街小巷的一户居民家里;别人净挑新药贵药、整盒整板地批发卖,他却专用老牌药、廉价药,一粒两粒地零卖;别人从早到晚守着药摊,连吃饭都舍不得离开,他却坚守半天坐诊、半天休息的规矩,有钱也不知道赚;别人总是把小病夸大,意图拖延治疗时间,他却将大病说小,一两副药就将病情控制;别人的诊所装修堂皇,旌旗满壁,自诩华佗扁鹊再世;他的诊所陈设简陋,不见旌旗匾牌,总是自谦自让;患者在别人那里总是花大钱治小病,在他那里却是花小钱治大病。
他就是山阳县徐氏诊所的老板兼主治医生徐彦生大夫,一个国字脸、浓眉毛、黑面堂的普通人,一个面容慈祥却不苟言笑、专心医术的儿科医生,一个令同行嫉妒、患者称赞的个体医生。
我很早就经常听人说起徐医生的医术和为人,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直到我请他为儿子治过两次病,才亲眼见识了这位医道高深、为人朴实的民间良医,一个具有大医风范的好人。
第一次请徐医生为儿子治病是在十年前。那时儿子只有八个月大,正月回外婆家过年,因为贪吃了一点肉沫,突发严重腹泻,大便如水,急射而下,把全家吓得半死。我们立即带儿子到地段医院,言明只要能使儿子的病痊愈,不论花多少钱都行。医院给儿子挂了三天大剂量先锋药,花了几百块钱,病不但没减轻,反而有加重趋势,眼见儿子一圈圈瘦下去,整个人象面条一样瘫睡床上。我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便立即搭车回到县城,经人介绍,来到徐医生的诊所。医生仔细检查了儿子的病后,轻描淡写地说,没啥,得了急性肠炎,挂几天针就没事了。儿子在诊所里挂了三天青霉素后,喝了两包小儿腹泻灵,就痊愈回家了。
第二次是在前几天。由于天气突然变冷,儿子得了感冒,我们也没在意,到临近诊所里买了一大堆药,什么克感敏、双黄连、阿莫西林、感冒清等等,儿子吃了两天,结果感冒没治好,还引发高烧。我们又给儿子挂了两天吊瓶,还是没见效。到第四天晚上,儿子已经一连好几天不想吃东西了,体温也上升到39。2度。我们着了慌,决定连夜请徐医生诊治。我们打听到徐医生的住址后,带儿子赶到医生家里。徐医生检查后,对我们轻轻笑了笑,说儿子没啥病,只是有点咽炎,吃点药明天就能上学了。医生在柜子上从几个小瓶里倒出几粒药,分成两份,一份现场服下,一份留到明早服。我们要掏钱,被挡住了,说一点小药,不值几个钱。说也奇怪,从医生家里出来,儿子精神显得好多了,嚷着肚饿,要吃东西。果然当天晚上,儿子没再发烧,第二天一早背上书包上学去了。
妻本身就是个医务人员,在乡镇卫生院上班。她一直在纳闷,徐医生给儿子吃的几样药,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药,一般医生都不屑用那些药给患者治病。为什么一些让其他医生感到棘手的病,一到徐医生那里,都变成了司空见惯的小病,只用几片不起眼、不值钱的老牌药就给治好了。我私下猜测,医生治病犹如烹小鲜一样,只要病症判断得准,病状拿捏得稳,按照病情发展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来,自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治疗效果,那些只图挣钱,用好药,用贵药,而不管病症发展趋势的人,是不会明白的,或许不愿那样做的。
其实,在我们周围,到处生活着和徐医生一样的人,他们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应做的事,他们眼里没有名利二字,他们已经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遇事不慌不忙,再大的事到了他们手里总是举重若轻,谈笑之间全部搞定,之后又一如既往,了无痕迹,就象没发生一样。他们为人和善,虽遇而安,如细雨润物一样滋润着身边的人。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做着最普通最具体的事,过着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也许没有人会记得他们,但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在支撑整个社会大厦。
(作者:只说心里话)
以上就是这样的人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