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乙卷试题深度解析

时间:2021-06-22 18:18:55 来源:网络

【摘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高考之后能给下一届的考生带来什么收获呢?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乙卷试题深度解析”的信息,一起来看下“202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乙卷试题深度解析”的内容吧!

202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乙卷试题深度解析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据《张文襄公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7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清末新政的历史,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属于比较区别题,比较对象是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即“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但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解答思路:一是重点提取材料中关于“江楚会奏”变法方案的有效信息,如变法的背景、目的、特点、内容和影响等;二是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知识,比较总结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第(2)问属于评价题,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主体——“江楚会奏”变法方案;其次从积极、进步性和消极、局限性两个方面对“江楚会奏”变法方案进行评价,至于是用积极消极还是进步性局限性,视具体情况而定,积极消极多用于对比较抽象的事物的评价,如对互联网作用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往往用于对比较具体的事物的评价,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等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将积极(性)和局限(性)搭配使用。总体来看,本题难度不大,需要提醒的是,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时务必注意,划分层次,逐字逐句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合理推导,最大限度多角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下边就按照我讲的方法思路分析解读材料。

【解读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

→根据“1901年”,可联系到此时重大史实——清末新政及其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将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打的满地找牙,西狩西安的慈禧在吃了回坊老童家的牛肉后,半夜睡不着了,思前想后,这一路一大把年纪了从颐和园颠沛流离狼狈地逃到西安,苦不堪言自不待说,对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面临的严重危机更是忧心忡忡,大清帝国以来,三名百年未有之变局,怎么办?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最后情不自禁地唱了一首“再也不能这样过了”悲歌。几天后,慈禧就在西安颁布了“新政”的命令。一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比戊戌变法更深刻、更广泛的变法改革开始了。

结合洋务运动的背景,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焦头烂额,内外交困。故本层总结两次改革背景共同点: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出现了严重危机,或迫于巨大的压力。

影响:从“江楚会奏”背景来看,可推导出其影响,有助于缓解清朝统治的压力。

‚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m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第二层与第四层结合起来,张之洞等人的江楚会奏变法方案得到清廷嘉许,并进入实施阶段,可以得出“清末新政是中央与地方势力联合推动进行”的的结论;再结合洋务运动,中央的奕訢和地方上热心洋务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人共同推动。

本层总结出晚清两次改革的背景:中央与地方势力联合推动进行。

影响:中央和地方联合推动,加之有慈禧的支持,故“江楚会奏”推动了清末新政开展。

ƒ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

→本层为“江楚会奏”变法方案内容,可以看出清末新政,张之洞给中央上奏的变法改革内容涉及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变法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由于张之洞是洋务派官员,尽管洋务运动已经在甲午战争失败时就宣告破产,但是张之洞作为开明派的封建官僚,并没有实现自身的华丽转变,即变成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新官僚,加之从“江楚会奏”的内容来看,并没有“设议院、开国会”,即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可知“江楚会奏”的指导思想依然是洋务派当年倡导的中体西用思想。

结合洋务运动相关知识,从本层可总结出晚清两次改革的共同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广泛,涉及教育、经济和军事等。

影响:从内容来看,“江楚会奏”是比较系统的改革方案;从结果来看,“江楚会奏”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再结合清末新政的实际效果及其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科推导出“江楚会奏”的局限性——不可能使清政府摆脱统治危机;以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根本目的,不可能实现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整理答案】

(1)共同点: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出现了严重危机,或迫于巨大的压力。

‚中央与地方势力联合推动进行。

ƒ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④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⑤改革内容广泛,涉及教育、经济和军事等。

(2)进步性:是比较系统的改革方案。

‚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

ƒ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④有助于缓解清朝统治的压力。

局限性:不可能使清政府摆脱统治危机。

‚以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根本目的,不可能实现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参考答案】

(1)迫于外来压力作出的改革;均有富国强兵之目的;受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推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均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2)涉及政治体制层面的改革;较为系统的新政改革方案;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对清末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未能使清政府摆脱社会危机与政治困境。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越南战争中,美国为帮助南越傀儡政权消灭南方人民武装力量,自1961年起使用了落叶剂、除草剂等化学剂约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千米。在使用化学剂之初,美国科学界就道义和生态原因提出异议。1967年2月,5000多名科学家向美国政府请愿,敦促约翰逊总统下令停止在越南使用化学剂。自1968年下半年起,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多项决议,开始关注生态问题,要求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要求秘书长准备一个关于化学、生物以及细菌武器的报告。面对美国的战争暴行,越南人民武装力量依然活跃在南越丛林中,给美国和南越政府以巨大打击。1971年,尼克松政府决定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化学剂。化学剂的使用,也使很多美国军人在战后饱受癌症等疾病折磨。

——摘编自吕桂霞《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最终放弃在越南使用化学剂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剂的后果。(6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苏冷战中“热战”——越南战争的历史,旨在考查学生借助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阅读文本、获取有效信息及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和历史解释能力。第(1)、(2)问均为分析因果题,考查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放弃使用化学剂的原因和使用化学剂的后果,由于没有相关基础知识做支撑,因此需要考生最大限度地在阅读文本材料中多角度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进行整合归纳即可。总体来看,本题材料给的有效信息很充分,文本属于现代文,阅读基本没有障碍,因此提取有效信息的难度很小,在三道选做题中,难度最小,保持了最近几年来战争与和平试题的命题风格。或许是命题人看到各省提交的试题评析报告中本题的得分率最低,因此有意识地降低战争与和平试题的难度。解题思路如下:划分层次,逐字逐句的阅读材料,多角度最大限度获取解读信息,解读后加工整合归纳即可。

【解读材料】

越南战争中,美国为帮助南越傀儡政权消灭南方人民武装力量,自1961年起使用了落叶剂、除草剂等化学剂约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千米。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属于美苏冷战中的“热战”。法国殖民者被越南人民打击退出后,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支持越南亲美的南越政权的战争。

结合常识可推知,使用化学剂的后果:落叶剂、除草剂属于化学药品,美国将这些化学剂当作生化武器,企图通过越南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性影响,最终达到消灭亲苏的北越政权。

总结:美国政府使用化学剂的后果——对越南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在使用化学剂之初,美国科学界就道义和生态原因提出异议。1967年2月,5000多名科学家向美国政府请愿,敦促约翰逊总统下令停止在越南使用化学剂。

→本层可获取三个信息:一是使用化学剂违背了人道主义,给在越南的广大军民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二是使用化学剂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美国科学届反对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剂。

总结:美国政府后来停止使用化学剂的原因——美国科学届的反对。美国使用化学剂的严重后果——严重违背了人道主义;给在越南广大人民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ƒ自1968年下半年起,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多项决议,开始关注生态问题,要求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要求秘书长准备一个关于化学、生物以及细菌武器的报告。

→根据本层提供信息,可推导出两个信息:一是联合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二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剂,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抗议与反对。

总结:美国政府后来停止使用化学剂的原因——联合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遭到世界人民的抗议与反对。美国使用化学剂的严重后果——美国的行为在世界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m面对美国的战争暴行,越南人民武装力量依然活跃在南越丛林中,给美国和南越政府以巨大打击。1971年,尼克松政府决定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化学剂。

→结合所学知识及本层材料,可获取两个信息:一是越南人民武装抗争给美国及其支持的南越傀儡政权以沉重打击,美国使用化学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得不停止使用化学剂。二是这使得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加之197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尼克松不得不下令从越南撤军。

总结:美国政府后来停止使用化学剂的原因——越南人民的坚决抗争;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

n化学剂的使用,也使很多美国军人在战后饱受癌症等疾病折磨。

→总结推导:化学使用的严重后果——给美国军人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给越南军民更是造成巨大伤害。

【整理答案】将获取的有效信息整合加工。

(1)原因:联合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美国科学届的反对,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

ƒ违背了人道主义,遭到世界人民的抗议与反对。

④使用化学剂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⑤越南人民的坚决抗争。

(2)后果:对越南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给美国军人和越南民众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ƒ严重违背了人道主义,在世界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参考答案】

(1)美国科学界的反对;联合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没有达到预期作战企图。

(2)对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越南人民和美国士兵伤害严重;在国际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

材料二 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材料三 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平,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五代时期著名历史人物冯道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史料和概括总结影响评价历史人物要素的能力。第(1)问属于概括归纳题,阅读文本时,注意勾画关键词句,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然后概括总结即可。第(2)问属于概括归纳题,注意从三则史料对冯道评价的态度、作者的立场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分析总结;总结影响评价历史人物的要素,注意要坚持唯物史观,本题应充分考虑阶级史观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的运用。总体来看,本题是近年来人物考查试题中难度最大的,也是今年这三道选做题中难度最大的。从考查的指向来看,可以说是对新教材选修Ⅱ课程《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的呼应,向新教材倾斜的意味十分浓厚。本题给我们的启示:命题人意在告诉我们,引领高三文科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史学素养的培养,如适当讲述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史学的优秀传统、读史常识、历史的解释与评判、历史探究和研读文献、实物、图像表格等史料的主要方法,以及对二十四史等历史上重要史学著作的概况介绍等。

【解读材料】

(1)对材料的具体分析解读

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

→从材料出处《长乐老自叙》:即冯道自叙,毋庸置疑,主观色彩肯定很浓厚,冯道对自己这样一个四朝元老是高度肯定,毕竟能开展自我批评的是一种稀缺品质。

少纯厚,好学能文→为人忠厚,才学优良。

“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忠孝两全;不妄议,不贪财;为人忠厚。

总结:对自己高度肯定;为人忠厚;才学突出;忠孝两全;为官清廉。

‚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为北宋初年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由于史料翔实,相对客观一些。

材料中既有对冯道的肯定——有古代先贤的遗风;为人大度识大体;也有质疑和否定——为臣不忠。

总结:辨证评价;有古代先贤遗风;为人大度识大体;但为臣不忠。

ƒ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平,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北宋大文豪欧阳私修的一部正史,主观色彩浓厚;此时儒学得到新发展——理学,对社会影响大。加之北宋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强调忠诚国家的理学受到重视,而“事四朝,相六帝”(确切说是相十帝)的冯道受到深受理学影响的欧阳修大加鞭挞也就成为必然。

材料对冯道的评价:寡廉鲜耻;不忠不义。

总结:全面否定;寡廉鲜耻;不忠不义。

(2)对影响评价历史人物要素的分析

结合史学常识及对以上三则史料分析解读,对影响评价历史人物要素分析如下:

《旧五代史》对冯道的史料掌握较全面,评价比较中肯,辨证评价;而《新五代史》史料呈现不多,多是欧阳修的评论,因此评价就较片面。→影响历史人物评价因素:对历史人物史料的掌握程度。

‚三则史料,冯道自评高度肯定自己;《旧五代史》编订于北宋初期,对于“七朝八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城头变幻大王旗”经见得多了,因此对冯道的评价比较中肯;《新五代史》是受理学影响的欧阳修编撰的,评论多于史料,加之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比较严重,强调忠诚于国家成为主流价值观,故对冯道评价是全面否定。→影响历史人物评价因素:评价者的立场;时代背景。

ƒ材料一、二,从对冯道的人品和才学评价来看,充分肯定;材料二、三从冯道对国家的忠诚评价来看,均是否定。→影响历史人物评价因素:评价的角度。

【整理答案】

(1)材料一:高度肯定;为人忠厚;才学突出;忠孝两全;为官清廉。

材料二:辨证评价;有古代先贤遗风;为人大度识大体;但为臣不忠。

材料三:全面否定;寡廉鲜耻;不忠不义。

(2)影响历史人物评价因素:评价的角度。

评价者的立场。

‚时代背景。

ƒ评价的角度。

m对历史人物史料的掌握程度。

【参考答案】

(1)材料一:高度肯定,为官不贪,为人真诚,忠孝两全。

材料二:辩证看待;为人淳朴大度;但为臣不忠。

材料三:全面否定;不忠不义,寡廉贤耻。

(2)评价的角度;评价者所持的标准;时代变化;史料考订与发现。

以上就是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乙卷试题深度解析”的相关信息,明日部分省份就要出成绩啦,预祝考生金榜题名,想了解更多考试最新资讯可以关注考必过。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考相关推荐 更多>>
202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乙卷试题深度解析(二)
高考热点专题 更多>>
热点问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是多少 公务员国考和省考考试内容有什么区别 函授大专学历能不能考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能自己选择吗 新闻学专业能报考2022年公务员考试吗 什么是联合培养研究生 什么是破格录取研究生 什么人不适合读研 研究生报名户口所在地填什么 研究生结业和毕业有什么区别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考必过移动版 https://m.kaob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