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论你是否喜欢,只要你选择了,你就要全力以赴。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倒计时2021:历史科目高频考点知识归纳一”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高考倒计时2021:历史科目高频考点知识归纳一”的内容吧!
(一)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制)
(1)含义: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渊源:商朝内外服制度
(3)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即巩固统治。
(4)分封内容:土地和人口,即“授土”、“授民”。
(5)基础:经就——井田制;政治——宗法制
(6)分封对象:王族(主体 晋、卫、燕、鲁)、功臣(齐)和先代贵族(古代帝王后代 宋)。
(7)诸侯权利和义务:权利——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8)实质:武装殖民。
(9)影响
①积极:a.明确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隶属关系,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b.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c.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d.使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相对内外服制度而言)。e.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②消极: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后来的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
(10)崩溃
①经过:西周后期遭到破坏à春秋战国进一步破坏(如问鼎中原)à秦统一全国后废除。
②原因:a.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b.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二)君主专制的发展演进(皇权与相权矛盾——决策方式的发展演变)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乃至丞相制度被废除。
1.汉朝
(1)背景: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承秦制)
(2)措施:
①汉武帝设立“中朝”,建立中朝制度,用尚书令等分割相权。
a.中朝:即内朝,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当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形成,三公逐渐被架空,具体事务分由六曹(尚书后演变为六部)职掌。
b.外朝:汉武帝时,中朝决策机构形成后,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
②东汉光武帝提高尚书台地位,协助皇帝决策,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
2.隋唐
(1)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 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事无不总”。(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又设四司,共二十四司,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九卿则演变为九寺、 五监,负责执掌一些次要的事务性工作,受制于六部)
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③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④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称为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宰相会议的设立,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2)影响:
①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为后世沿用。
3.宋朝:分散权力,互相牵制
(1)措施:实行二府三司制。
(2)内容: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相权;增设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掌军政;设三司(户部、盐铁、度支)掌财政。中书、枢密分掌文、武大政,号称“二府”,三司使称为“计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3)影响:二府三司三者地位相当,互相牵制,使皇帝总揽大权。但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
4.元朝
(1)措施:实行一省制六部制。
(2)内容: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上承天子,下总百司”行相权,统领六部。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实行集体议事制度,防止宰相专权。
(3)影响:初期的集体议事制度,加强了皇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
5.明朝
(1)废除丞相制度。
A.背景
①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行相权,位高权重。
②吸取元朝宰相专权乱政的教训。
③胡惟庸案子的发生。
B.内容: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皇帝直接掌管六部(即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C.影响:废除了在中国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设立内阁
A.背景:废除丞相后,皇帝批阅奏章太多,力不从心。
B.经过
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兼协理奏章。
②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其官员称 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③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 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④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C.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秘书咨询机构。
D.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对皇权没有什么制约作用。
6.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
①康熙时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三足鼎立,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
②雍正时变革中枢秘书机构,设立军机处。
a.职权: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转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b.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加强君主专制的方式:
①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如西汉的中朝制度。
②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相互牵制。如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
③设置中央监察机构。如御史大夫、御史台。
④废除丞相制度。
⑤设置顾问机构。如内阁、军机处。
(三)中央集权的发展演进(中央和地方矛盾——管理方式的发展演变)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1.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①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王国问题,给汉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②平定七国之乱:BC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藩”,七国以“清君侧”名义叛乱
③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2)措施:汉武帝, 强干弱枝
①政治上
a.颁布推恩令,酎金夺爵,附益之法.
b.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c.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d.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②经济上
a.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b.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c.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d.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③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学校教育教授儒学,儒学上升到经学。
2.唐朝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弱化
(1)前期强化
①通过科举制将地方选官权收归中央。
②在地方设监察机构——道,后来将道转变为行政机构。
③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行政管理制度。
(2)后期弱化
①实行节度使制度,节度使有招募军队、任免官吏和征税等大全,俨然地方割据势力。
②安史之乱(755-763)严重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权,唐朝由盛而衰。
③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影响了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在藩镇割据的对峙中,唐朝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统治;907年,唐亡于藩镇)
3.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发展,中央集权继续遭到严重削弱。
4.北宋全面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
①北宋的统一(局部)。
②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措施(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力: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①军事上:a.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兵大将兵权→使节度使成为虚职,改变了长枪大剑重武轻文局面。
b.将禁军划归互不统属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
c.规定三衙拥有统兵权,调兵权归枢密院。
②行政上
a.解除武将的地方行政权,派遣文臣知州。
b.加强地方监察制度,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与通判联合署名方才有效。
c.设立地方最高监察机构——路,后发展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③财政上。地方财赋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大部分由转运使均转运京师等地。→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也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3)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4)影响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危机局面,埋下了极贫积弱的祸根。
5.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2)措施:创立行省制度。
①大都及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②大都以外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行省区划改变了过去山川形便方式,采取犬牙交错方式,防止地方割据。
③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设宣慰司管辖。
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④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3)意义
①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标志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成熟。
6.明清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了解)
(1)明朝
①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监察、刑名、诉讼;都指挥使司——掌军政)
②将地方行政区划分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称行省)、府、县三级。
(2)清朝
①地方行政区划分省、道、府、县四级。
②在新疆平定准格尔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等)
③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
④雍正帝改土归流(即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政府官员管理方式)。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一个核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
(2)两大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3)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4)两大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5)两大规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6)三大基础:政治基础——官僚政治;经济基础——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思想基础——法家思想。
(7)三大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
(8)四个发展阶段: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微型专题: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方式
(1)设置地方监察机构。如刺史、通判、提刑按察使司。
(2)将地方官员任免权收归中央。
(3)实行思想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将选拔官员的权利收归中央。如科举制。
(5)变革地方行政机构。如将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汉代的州、唐朝的道、宋代的路)、将郡县二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6)剥离地方官员的军权与行政权。如宋代文臣知州。
(7)控制地方的财政收入。如转运使的设置。
(四)科举制
(1)背景:隋统一后,由于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历程
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
③唐朝时,考试由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
④宋朝发展完善,采用回避、糊名法等。
⑤明清僵化,实行八股取士(考试范围:四书五经,朱熹注;文体:八股文)。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制。
(3)特点
①自由报考,具有开放性。
②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
③重视个人才学。
(4)影响
A.积极
①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②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和乡村士绅阶层的形成。
⑤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魏晋南北朝是“皇帝与士族共治天下”,唐宋逐渐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B.消极
①读书人埋头功名,忽视实际有用的学问。
②明清的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③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的进步。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规律
(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发展趋势:前期积极作用突出,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了人才,消极作用日益凸显。
以上就是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倒计时2021:历史科目高频考点知识归纳一”的相关信息,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想了解更多考试最新资讯可以关注考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