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黄疸、聚证考必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黄疸、聚证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黄疸、聚证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黄疸、聚证”的内容是精华考点,考必过整理如下:
聚证
1.聚证是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聚散无常, 痛无定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聚证的基本病机是气机阻滞。病位主要在于肝脾。其病理因素有气滞、寒湿、痰浊、食滞、虫积等,但主要以气滞为主。
3.聚证病在气分,应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治疗原则。
4.聚证的辨证论治:
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方药:逍遥散。
食滞痰阻证—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方药:六磨汤。
5.积聚首先辨明在气在血。积有形,可见块垒,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属阴;聚无形,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属阳。病机方面,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气滞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积,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滞气机,故两者在病机上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黄疸
1.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黄疸的基本病机为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
3.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
4.黄疸的辨证论治:
阳黄:
热重于湿证—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胆腑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方药:大柴胡汤。
疫毒炽盛证(急黄)—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味。
阴黄:
寒湿阻遏证—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药:茵陈术附汤。
脾虚湿滞证—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方药:黄芪建中汤。
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湿热留恋证—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证—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方药: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药: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一、A1型选择题
1.黄疸最具特征的表现是
A.面黄
B.目黄
C.小便黄
D.恶心纳呆
E.腹胀呕吐
2.茵陈术附汤是黄疸哪个证型的代表方剂
A.湿重于热证
B.胆腑郁热证
C.热重于湿证
D.寒湿阻遏证
E.脾虚湿滞证
二、A2型选择题
1.吴某,男,36岁。黄疸迁延日久,久治不效,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食少纳呆,脘闷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治法宜用
A.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C.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D.调理脾胃,益气补血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B。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答案及解析】D。黄疸之寒湿阻遏证。证候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
二、A2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C。黄疸之寒湿阻遏证。证候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以上就是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黄疸、聚证的内容,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考必过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大家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