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构师考试网权威发布历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更多历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相关信息请访问结构工程师考试网。
结构师考试网权威发布历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更多历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相关信息请访问结构工程师考试网。
历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
单项选择题 1、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 B )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A、60% B、70% C、80%
2、压型金属板成型后,其基板不应有( A )。
A、裂纹 B、凹坑 C、油污
3、有涂层、镀层压型金属板成型后,涂层、镀层不应有( C )等缺陷。
A、明显的折痕 B、油污、泥污等污物
C、肉眼可见的裂纹、剥落和擦痕
4、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 B )搭接。
A、随意 B、可靠 C、简单
5、醇酸底漆的最低除锈等级为( A )
A、St2 B、Sa2 C、Sa2.5
6、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A)μm,室内应为(A)μm。
A、150 125 B、175 150 C、125 100
7、每使用100t或不足100t薄涂型防火涂料应抽检( C )。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粘结强度
8、每使用500t或不足500t厚涂型防火涂料应抽检( B )。
A、粘结强度 B、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C、抗压强度
9、薄涂型防火涂料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A )mm,厚涂型防火涂料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 A )mm。
A、0.5 1.0 B、1.0 1.5 C、1.5 2.0
10、用( C )检查油漆涂层干漆膜厚度
A、钢尺 B、游标卡尺 C、干漆膜测厚仪
11、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指:
(A)构件不发生断裂破坏;
(B)构件原有形式下的平衡是稳定的;
(C)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D)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答案:(D)
解析: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指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答案为(D)
12、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当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时,横截面沿杆轴线发生平移。
(3)当圆截面杆产生扭转变形时,横截面绕杆轴线转动。
(4)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各点均有铅垂方向的位移,同时横截面绕截面的对称轴转动。
(A)(1);
(B)(2)、(3);
(C)(1)、(2)、(3);
(D)全对。
答案:(C)
解析: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绕截面的中性轴转动。其它说法正确,答案为(C)
13、对于承受任意荷载的杆件(并不一定是轴向拉伸与压缩),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则弯矩必为零。
(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为零,则轴力必为零。
(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0,则该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也必为零。
(A)(1);
(B)(2);
(C)(1)、(2);
(D)(2)、(3);
答案:(C)
解析:只受弯矩荷载的杆件截面上轴力为零,但截面上有些点的正应力不为零,(1)、(2)说法正确,答案(C)
14、在连接件挤压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σbs=pbs/Abs≤[σbs]中,Abs是指连接件的:
(A)横截面面积;
(B)名义挤压面积;
(C)实际挤压部分面积;
(D)最大挤压力所在的横截面面积。
答案:(B)
解析:Abs是指连接件的名义挤压面积
15、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
(A)纯剪切应力状态;
(B)线弹性范围;
(C)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D)受剪切的构件。
答案:(C)
解析: 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16. 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这主要是由于钢材具有:(B)
(A)良好的塑性; (B)良好的韧性;
(C)均匀的内部组织; (D)良好的塑性和均匀的内部组织。
17.钢结构一般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是由于钢材具有:(A)
(A)良好的塑性; (B)良好的韧性;
(C)均匀的内部组织; (D)良好的弹性。
18.下列哪项含量增高;则钢材强度提高,但钢材的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可焊性 抗锈性降低?(C)
(A)硫; (B)磷; (C)碳; (D)硅。
19.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为强度高;塑性、韧性好;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推荐采用何种钢?(D)
(A) Q235, 16Mn, 20MnSi; (B) 20Mnbb, 15MnV, 25MnSi;
(C) 40StzMnV, 16Mn, 15MnV; (D) Q235, Q345, Q390, Q420。
20.把钢材视为理想弹塑性,是根据:(D)
(A) fy以前视为弹性, fy以后视为弹塑性;
(B) fy以前视为弹性, fy以后为塑性;
(C) fy之前近于理想、弹性, fy之后视为塑性;
(D) fy之前钢材近于理想弹性, fy之后,塑性应变范围大而应力保持不变近于理想 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