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三爷,你一路走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爷,你一路走好的详细内容如下:
三爷前天晚上匆匆走了,昨晚匆匆送他上山。这消息是刚打电话给弟弟知道的。村里的男人不多,大部分到外面做事了,要送三爷上山就那么几个人,三爷走得有点孤单。我身在广州,不知消息,没有送三爷最后一程,心里难过。
过年回家时,还见到三爷笑微微的。我习惯大声叫:“三爷!”三爷总是装着听不见:“我听不到,年纪大了,你再叫大声点!”然后就是一阵笑声。现在我想再大声叫,他也听不到了。我只能默默地说:“三爷,你一路走好。”
三爷比我伯伯小一岁,今年69岁。三爷走得太匆忙了。听二娘说,去年二爷得了病,也匆匆地走了。这也是我今年回家过年时,碰到二娘,二娘对我说的。三爷与二爷是两兄弟,这边哥哥走了,那边弟弟也跟着走了。一切是如此匆匆。
三爷力气很大。他上山砍柴时,每一担都在100斤以上,那时他已经40多岁了。听村里的长辈说,三爷年轻时每担柴不少于150斤!三爷个子不高,就是力气大。我老爸比他年轻11年,力气也比不上他。于是,春耕时,三爷牵着大水牛,一个上午能耕一亩多田,有时能耕一亩半。他总是把牛赶得特别快,牛走得越快他越有劲,一边吆喝一边走。
三爷干活是村里有名的拼命三郎,人们也这么叫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排行第三。但三爷在村里最出名的不是力气大,干活快,而是他的酒名与烟名。三爷好酒也好烟,人们常说三爷是烧酒大煲烟大筒。三爷的酒量大,每一顿饭能喝上一斤。那个年代,烧酒比米贵,经济并不富裕,酒钱是家里一笔不少的开支。所以一斤酒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是惊人的。三爷一天却要三斤酒,十分惊人了。而且三爷买酒时从不用瓶子的,是用坛子,或者罐子,一次能装上十斤八斤。但三爷的酒钱从来不会缺的,他上山砍一担柴,然后挑到墟上卖,酒钱便有了。碰上农忙,没时间上山时,拿米到小卖部换酒。农村里什么都缺,就不缺米。那时候,我们村三个酒坛子,我老爸、四公、三爷。四公去世最早,约有十二三年了。其次到我老爸,四年前去世。如今到三爷了,他们三个终于可以凑到一块,便可以常常坐在一起喝酒,天天把酒话桑麻。
三爷的烟是大筒的。以前抽手卷烟,别人一般用一张烟纸卷一支够了,三爷却是用两张烟纸搭在一起卷的。他觉得这样的烟抽起来才够劲。那时候烟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三爷只好有空时多到山上砍柴到墟上卖,以继烟钱。
因为喜欢酒,三爷也跟着特别喜欢狗肉。狗肉与酒是最好的朋友,对三爷来说,人生有狗肉与酒,是最大的欢乐,比什么都满足了。三爷比较容易满足,知足者常乐,所以三爷这一辈子是开心的。由于狗肉热,多吃上火,上了年纪后三爷渐渐少吃了。
我后来到广州,偶尔回来,碰上三爷,总忘不了给三爷递根烟,再帮三爷点燃。三爷每次抽一两口就说:“这些烟呀,太淡了,不够劲!还不如我的烟丝呢!”三爷的酒瓶子也没有放下过。我总是说:“三爷,少喝点酒,身体要紧,像我爸那样,喝酒喝坏身体了。”三爷总是说:“你爸的身体哪有你三爷我的身体好呀!没关系,现在我少喝了很多了,孩子不给呀……”听说四哥常限量三爷的酒,这也是为他好。
我到广州几年,三爷好像忽然老了很多。每次回来,都能看到三爷的头发比上一次白了许多。岁月不饶人啊!他们老一辈当初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我孩提时常看到他们在农田里忙碌的身影,常听到他们耕田的吆喝声、傍晚归来的欢笑声。那时村里的人没有到大城市里做事,三爷他们一辈背负起所有的重担。改革开放了,我们也长大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家里接起长辈们的担子,而是把担子依然留在他们的肩上。我们背起行囊,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去了,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到田里,留给他们的是重重的犁与长长的牵挂。(作者:风流才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以上就是三爷,你一路走好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