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记忆中不曾失落的童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记忆中不曾失落的童年的详细内容如下:
1947年夏季的一个黄昏,一个男孩呱呱落地了。男孩的父亲是位大夫,虽然年纪轻轻,医术在当地已经很出名,而且琴棋书画样样都很精通,男孩的母亲是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温柔贤惠。两个人相敬如宾,感情非比寻常。小男孩的出世更是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这样的家庭让周围的许多人羡慕不已。但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想到,这个家竟然在一夕之间荡然无存。
男孩的父亲在出诊的途中,心脏病突发而亡。这个噩耗传到家里,男孩的母亲失声痛哭,没有人可以劝得住她,不知道哭了几天几夜,直到人们再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再哭泣,反而笑了,她疯了,从此便疯了。
一个疯女人,带着一个不满两岁的孩子,该如何来生活!人们经常看到她在炎热的季节给孩子披上厚厚的棉衣,或是在寒冷的时候只给孩子穿上一件薄薄的衣服。但她却视孩子为生命,每天把孩子抱在怀里,从来不肯放手。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眼见着男孩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男孩的爷爷着急了,他一个孤寡老人本来生活就不能自理,更无法来照顾孩子,只好出面把孩子送给了别人。
送给的这家,其实是亲戚,按辈分说,男孩应当喊她姨,而现在她却成了妈妈。
送走的那天,男孩的母亲死活不肯放手,直到孩子被抱远了,她竟然闹着喊着跳进了河里。好在围观的人多,马上救了起来。但以后的日子,她的疯病更加厉害了,她每天痴痴呆呆的站在路口,嘴里不断喊着孩子的名字。
岁月如梭,男孩转眼已经五岁多了。虽然新的家庭,新的妈妈给了他许多温暖,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始终有段记忆无法抹去,那段记忆虽然模糊,却清楚的让他知道那个日思夜想的人就是他的妈妈,他亲生的母亲!
他要回到母亲的身边,这种愿望一天比一天更加强烈。
他处处搜集所有与母亲有关的消息,渐渐的从邻居的口中得知,自己原来的家,离此地不过六十多里。而且他也知道了母亲的现状。
他开始攒下自己的零用钱,虽然那时回家的火车票只要两角五分钱,他却攒了整整半年。攒够车票钱的那天晚上,他激动的一夜未睡。
第二天一早,他趁着大家还在熟睡的时候,悄悄的走了,离开了这个养育了他几年的家。走的时候有些不舍,但最终还是那个想见妈妈的愿望战胜了一切。
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甚至连售票窗口都够不着。售票员嫌他年纪小,说什么也不卖给他车票。他只好偷偷地跟在别人后面,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挤上了车。列车启动的一刹那,男孩的心扑扑直跳,既紧张又兴奋:终于可以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妈妈了!可茫茫人海,是否能找得到她呢?前方的一切对于他都是未知!
下了车,男孩靠着那些零星的记忆,还有打听到的消息,慢慢的寻找着,一找就是几天,他又累又饿,终于昏倒在路边。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可身边却是养父熟悉的面孔。怎么会这样呢?难道自己被抓回去了吗?他带着疑惑欠身坐了起来,看到养父的身边还有两个陌生人:一位是老爷爷;另一位是阿姨……但面容好熟悉啊,似乎在梦里见到过。
“孩子,你怎么自己跑回来了?”养父开口说话了,“这几天我们到处找你,你娘都快急死了,后来我们想你一定是找你亲妈来了,所以才来到这里,结果在路边发现了你……”
养父又指着身边的那两个人说:“孩子,这是你的爷爷;这个……就是……你的亲娘。”
男孩听到亲娘两个字,再也控制不住了,他放声大哭起来。太多的思念,太多的委屈,一下子全部涌上了心头。“妈妈……妈妈……我找你找的好苦啊,你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不要我啊?”
女人一直呆滞的眼神突然放出了光芒,“儿子?我的儿子?哈哈……呵呵……我的儿子回来了!”她疯狂的把男孩搂在怀里,不住的亲着他的小脸,“儿子,妈妈想死你了……谁也不许夺走我的儿子!儿子是我的!不许你们带走他!”她拼命地、死死地搂住男孩,男孩几乎要透不过气来。可大家要拉开他们的时候,男孩却大声喊叫:“不要拉我!我要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你抱我吧,我不怕疼,我不要离开!”
本文作者:红炉点雪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以上就是记忆中不曾失落的童年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