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偷来的时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偷来的时光的详细内容如下:
回到老家的日子总是那么三四天,不多也不少,让我还来不及感慨就已缥缈而去。
总觉得老家似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这便无憾地保留了我返璞归真的愿求。看遍了钢筋水泥的眼塞不下的色彩,到了老家仿佛都给画进了瞳中一般。色彩就该这么鲜、这么亮。没有修饰的矫情,天也放肆的蓝,没有蒙纱的天空看了也赏心悦目。
老家那片碧油的竹子也是我爱驻目的地方,满山满山的竹子,荡漾着一股潇洒飘逸的味儿,就像喜欢红楼梦中黛玉住的“潇湘馆”一般,只隐隐喜欢那幽雅虚无的意境,仿佛应该有个银胡垂地的世外高人隐居在这片安宁的青碧后面,悠闲地垂钓或是下棋。日出而作,日落而咏,夜中还极有雅兴地对酒而歌那片投在瓦楞上的明月光。
这样的想像还有很多,但每次总是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被迫打断,然后当我再次准备继续下去时,眼前群山薄雾弥漫,溪水淙淙流淌,引我展开一端新的联想。可以是一个饮着山露,吐吸着山雾,青竹叶编成的头环套在一个散着柔软乌丝的小巧的头颅上,蹦着跳着戏水的小姑娘。她要有山泉般水灵的嗓子,乌黑的眼眸闪闪发亮,像一面清透的镜子,在蓬勃绽放的春花前倒映出一片流光溢彩。她可以很安静地坐着听情窦初开的晚霞的心事,或很郑重其事地为一朵凋零的花举行一个浪漫的水上葬礼(她可以不知道黛玉的泪葬桃花,她有她自己的诗情画意);她也可以像个机灵的猴子在陡峭的山路中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或是在夏天,溜到溪边抓鱼逮虾,玩到满身湿透后乖乖回家。大山是她的所罗门宝藏,她枕在屋前欢愉的小溪上,睡在大山温柔清新的怀抱里,做着屋檐下风铃唱歌的梦……往往这样的剧情也未持续很长,然后我又硬生生地被一些“吃饭”、“做作业、看书”之类的话所打断。心有不甘,却也没法,只好作罢。
山里的日子仿佛是让朝阳和夕阳在两头拉似的,一个清朗的早晨和一个闲散的午后因此被拽得绵长、绵长。尤其是午后,暖暖的光粒在我的衣服上撒了一把又一把的脆钻,闪耀得令人睁不开眼。山中是如此静谧,一点儿不和谐的杂音在此刻都成了亵渎自然的罪人。耳中所闻只有溪水梦呓般的呢喃,青竹舞动时拍打和风的轻音以及远处朦胧的鸟鸣。所谓宁静应该就是这样,有自然最朴质的声音,那是众生灵均匀轻快的呼吸。而那一点儿声音也不曾响起的只能称之为“死寂”,让人恐慌、让人心惊。手捧一杯清茶,可以读一首短诗或一篇散文,都让人内心平静,有着孤芳自赏的情趣。一杯热茶,从手心暖到心里,即使已渗出细密的汗,面对此情此景,也得故装极富涵养,如深沉的学者般品茶沉思。午后是如此闲散,让人总觉睡意重重,可真躺上了床,又死活不上眼。像这样慵散的时光,我常常是搬了长凳仰望着天空,让绚丽的遐想填补上这浪漫的空缺。远处可以有个老人,穿着蓝布土衣,一年四季带着小帽子,每天他需要翻过一座大山,走过泥泞的小径,还要背着两个沉甸甸的白布袋。一大早,这个蓝得褪白的身影就依稀在树林间闪现。他的脚步很轻,轻的不忍心吵醒那些沉浸在美梦中的野草野花。他时而会停下来摸摸新长的翠竹,看看鸟儿的新巢,就像个无邪的孩子般专注在这个简单而葱茏的世界里。等到朝阳渐渐浸润了竹子的梢头,竹干继而是整片竹林时,老人的脚步却越来越沉重了。他靠在一块凸出的大青石,抖抖索索地点燃一支烟,苍白的烟雾袅袅浮起,向四面八方涌散,而在这旋涡的中心,老人起身,抚摸着青石上柔软的青苔,自言自语道:老啦,真不行啦,这么点儿路就要我命啊!他狠命抽了两口,好像要抽出年轻和精力一样。末了,他艰难地弯着腰,拾起那俩白布袋,扛着又走了。鸟儿在他头上盘旋,叽叽喳喳地吐出一段听不懂的话,大概是什么生活多美好,年轻多美好之类的吧!
这个蓝布老人不过是我在老家时看到的许许多老人的一个缩影,他们通常都有着相似的外貌:被皱纹所挤压到一起五官,小而浑浊的眼睛看透世间沧桑,干瘪的嘴抿着生活的滋味。他们或是在自家院落里晒晒太阳,打打麻将,身体好的兴许还能散散步,做点活儿。大段大段的光阴只能交给后辈去挥霍,而自己的时光是早已交付屋前的清风明月来记载了。≤作者:氕氘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以上就是偷来的时光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