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那么你知道如何写散文吗?考必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粱梃子锅拍与丝瓜瓤儿的亲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粱梃子锅拍与丝瓜瓤儿的亲情的详细内容如下:
——用乡间朴素的高粱梃子锅拍盖住城市冰冷的水!揭开城市热气腾腾的生活!
——用乡间透气的丝瓜瓤儿加上清净的水,洗涤城市充盈着冷漠、沙尘和油滑的生活!
——题记
现在,随着城区的扩大,舅舅所住的城东北六里以外的大官庄,基本上成了城区的边缘。舅舅所在的乡下村庄与城市的距离有所拉近,但舅舅多年在乡间陶冶的朴素无华、勤劳俭朴、淡泊无言、忠诚直率的品格依然未变!舅舅与我们的亲情并没有疏远!但好像有时,居住在城市的我们却与舅舅一样的曾关照过我们的农人有些疏远!这是城市于我们的洗染?还是我们太接近了城市?而淡忘了乡村?不管怎样,舅舅,我将永不忘记!同时,还要永久报答!
现在,舅舅当年挑茅粪浆走过的乡间狭窄的土路,已经变成了直抵城市中心的柏油大道。八十六岁的舅舅是前年开始不能骑自行车的。在刚好不能骑自行车的时候,城市开始向舅舅的村庄修成一条城乡相连的柏油大道。这条大道飘带样地从这座城市飘出,悠然地经过舅舅的村庄,交接于一条纵贯中原的高速公路。每天每天,1路车就从城区出发,驶向大官庄,又一趟一趟地从大官庄返回城区。这样往返不断,使城市与乡村联系得越发紧密。
在城市,有时工作忙的时候,我竟然忘记了舅舅!但舅舅却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过我!舅舅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城里来一趟,不是送来点儿西瓜、甜瓜、丝瓜,就是送来点儿嫩苞谷棒子、大豆、芝麻之类。舅舅的心中时刻装着我们!
这天,舅舅坐着1路车从大官庄赶来。在中午的时候,他爬楼时用手抓住栏杆,像登山抓住一支支树杈,艰难地向上攀。一直攀到四楼我家的门槛。这时,在暮春的时节,他已大汗淋漓了。当我们把门打开时,舅舅已满脸热气、满脸微笑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忙接过他肩上背的蛇皮袋,扶他进屋。舅舅喘着粗气,坐在沙发上。蛇皮袋里鼓囊囊的,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稍等片刻,耄耋之年的舅舅从蛇皮袋里掏出来一张手工纳制的高粱梃子锅拍。舅舅说:“这是你妗子纳的,好盖锅。”舅舅的话语很简单、平淡和朴实,没有铺垫的词,没有虚构的语。舅舅又掏出一个个看上去已摔打过、脱过皮和子粒的、风干了的丝瓜瓤儿。这是去秋的老丝瓜瓤子了,泛着浅淡的白光。舅舅说:“这好刷锅。”我拿起锅拍,翻转,审视。这锅拍是双面的,淡黄色的,朴素无华,表里如一,外圆内直。外部无凸露,无刺尖,无凹陷;内部梃子直直的、匀匀的,一根挨着一根,犹如一个个农人耿直的性格。上面还有一行行红色的针脚,红色的针脚将这些梃子串连在一起。锅拍圆圆的,表面十分平坦、广阔,像盆地上麦子丰收时节的万里平畴!这些针脚是妗子纳上的。这些针脚像田畴里的纵横笔直的道路!这些道路把一个个农家和农人联系在了一起!妗子纫针的情景我是不难想象的。妗子在阳光下,头顶雪样的白发闪着银光,她将粗糙的捏针的手指举得很高很高,对着太阳眯着眼找那细微的针眼儿,另一只手捏着线头儿,对着针眼儿,小心翼翼地纫、纫、纫……一次,、一次、一次……这种过程需要十几次才能成功!我看着锅拍,妗子纳锅拍时被针刺破手指的情形在我脑海里清晰浮现:尖细的钢针一次次地穿透梃子,将无数的梃子一根根地连起来。由于妗子的眼不太好使,所以,尖锐的钢针尖总是一次次地刺破妗子的左手指,每次刺破后,指肤上的针眼儿,向外渗出一滴滴鲜红的血来。妗子习惯了,她并没有管这些,只是在针尖刺伤的瞬间,妗子的心紧张地一跳……我又拿起丝瓜瓤儿,凝视。……那丝瓜瓤儿白花花的,大约有两弧口那么粗,有一尺多长,上边有许多小缝隙,中心又有三道粗粗的孔洞,贯穿瓤体。那细细的坚韧的纤维,密密麻麻地规律地相连!这是去年初秋丝瓜秧子爬到舅舅家的屋檐上结下的丝瓜。那一次到舅舅家,舅舅指着从屋檐上垂下的泛着青色的嫩丝瓜说:“很让它长,长老后,瓤子有韧劲儿,好刷锅,这瓤子刷锅碗瓢盆去油腻,不用去污的东西,就可刷净。”这时,他的年幼的孙子为了表现自己,淘气地用棍子捣那丝瓜,舅舅说:“不要捣它!这是最先结下的,让它们长老!好给你城里的表叔、表婶作刷锅刷子……”他的孙子看着我们尴尬地笑笑。现在,舅舅、妗子把风干的丝瓜摔打,去掉了僵硬的皮子和饱满的子粒,就给我们送来了。舅舅在我们跟前总是少言寡语,有的只是行动,有的只是望着外甥、外甥媳妇和外孙那质朴而灿烂的微笑!※作者:武晓溪※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以上就是高粱梃子锅拍与丝瓜瓤儿的亲情的详细内容,你是否感受到散文的魅力?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